一、 专业特色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发展蓝图 “三步走”目标背景下开设的,是国家培养计划专业、是最具发展前景专业、是教育部供需对接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专业、学院重点发展新兴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超广、竞争度偏低、薪资待遇高、人才缺口巨大,最近几年持续位列中国理科高考填报志愿最热门专业之一。
本专业2025年开设预备技师班,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同等学历毕业生。三年制技师毕业生可获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验印的预备技师毕业证书和预备技师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科学文化素养、数字能力和工匠精神,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服务、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就业面向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广泛,相关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制造、智能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AI教育、智能零售等等,在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中相关岗位能力要素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确定本专业培养学生岗位类型: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服务两大类。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工作。初始岗位有人工智能运维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标注工程师、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工程师等;发展岗位有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语音处理与识别工程师、深度学习技术支持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开发工程师等。
师资团队由20多名高素质专兼职教师组成,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5%,100%的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80%。团队中汇聚了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能手2名。同时引入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深度参与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形成产教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协同开发多部特色教材,团队成员在国家级与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10余次,教学科研实力雄厚。
建有人机协同技术实训室、人工智能应用实训室、创意工坊、产教融合实训室、IT综合实训室等,是山东省AI新技术研发中心。配备高级仿人机器人情感平台、进阶级智能小车、人工智能开发套件、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深度学习开发平台等先进设备,能够满足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多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和应用研发需求。此外,学校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和校外实训基地,如济南博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发中,积累项目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本专业与多所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项目融入教学。为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面向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以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作为标准,进行了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合理整合设计,开发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包括:《Python程序开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语音识别技术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应用》、《人机对话》等。
深入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大赛,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在专业开设近三年时间内,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18次,并获得国赛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省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5次。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表所示,是学生提升职业价值的重要途径。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 |
发证机构 |
等级 |
备注 |
1 |
初级程序员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级 |
任选其一/二 |
2 |
数据分析师 |
CDA协会 |
中级 |
|
3 |
数据工程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级 |
|
4 |
python技术应用工程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级/高级 |
|
5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中级 |
|
6 |
腾讯云机器学习应用工程师认证 |
腾讯 |
高级 |
|
7 |
人机对话智能系统开发 |
腾讯 |
中级 |